神经内科专业组

来源:本站 发布人:李晓超(科教处) 审核人:李晓超 发布时间:2021-04-22

一、  专业介绍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省、市三级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示范高级卒中中心五星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中心培训基地”、“武汉(地区)脑血管病诊疗中心”、 “武汉(地区)‘1N’神经病学专科诊疗中心”、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卒中急诊学组组长单位、中国卒中联盟综合卒中中心、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单位、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成员单位、“泛长三角神经肌病联盟”成员单位、“全国脑炎协作组脑炎专业诊疗中心”、武汉市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武汉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武汉区域卒中专科联盟牵头单位。神经内科设置床位200张,四个独立病区和一个神经介入围手术期及重症监护病区。神经内科设有“神经血管介入”、“神经介入围手术期管理及神经重症”、“神经心理睡眠障碍和脑炎 (睡眠医学中心、脑炎专业诊疗中心)”、“眩晕与平衡障碍疾病(眩晕诊疗中心)”、“痴呆头痛疾病”、“癫痫及脊髓疾病(癫痫诊疗中心)”、“神经肌肉免疫疾病”、“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疾病、“脑小血管病”、“中医脑病”十个亚专科。科室经过多年建设,在医疗技术、诊疗特色、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先进的诊疗水平和优质的服务水平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及同行的认可!

二、  技术特色

神经内科以脑血管病为优势病种,以卒中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长远规划、精心化组织管理、不断创新、狠抓落实,不断提升脑血管病诊疗水平,在脑卒中筛查与防控、MDT诊疗、绿色通道、信息化建设和区域联动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区域卒中防治的领跑者。我们还注重院际协作网络建设,与本市、本省卒中中心合作,实现信息互联、技术相通、资源共享。我们发布了“武汉市卒中(中风) 急救导航地图”(2.0版),发动了“中风120武汉特别行动组”,加快促进武汉(1+8)城市圈卒中中心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卒中1小时黄金救治时空圈”。我院设置独立的神经科(卒中)急诊,建立24小时在岗的“卒中急救医生护士团队”,做到对卒中病人快捷评估、精准诊断、规范处理;卒中急救信息化,实现智慧诊疗,绿色通道相关端口统一联网,院内时钟统一管理、醒目标识、实景导航,快速引导急救;院内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无缝对接、各环节流程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介入科、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形成合力;将串联式救治模式改为并列救治模式,大大缩短了DNT时间。我院24小时*7天全天候作战的高效卒中团队,能第一时间提供最优化、最有效的个性化救治方案。运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术、动静脉桥接治疗、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等核心技术,实现高质量抢救,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训练有素的专业卒中医护队伍,秉承最先进的救治理念,应用最先进技术,始终与神经介入团队全程协作。卒中康复师队伍,及时评估,有的放矢实施康复训练,助力患者康复。服务创新的脑心健康管理师团队,将健康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对卒中患者施行“管家式”服务。这些创新举措,稳步将院前筛查、院内急救、规范诊疗与个体化服务有效衔接,搭建起更为高效的卒中救治平台,实现了卒中防治的新突破,为卒中患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的管理服务,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被业内专家广泛认可的“武汉一医模式”。

三、  专业科研水平

科研方面,神经内科近5年共科研立项纵向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10余项,作为分中心主持国家级横向课题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具体情况如下:(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基于“毒损脑络”病机探讨黄连解毒汤对阿尔兹海默病 Aβ毒性损伤的保护机制(8167391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调控COX-2/PGE2-腺苷系统通路对难治性癫痫多药转运体的影响及机制研究(81703870);(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探讨MDR1/P-gp与耐药性癫痫耐药机制相关性及病症结合添加疗法调控作用研究(2013CFB365)、柴胡皂苷a通过调控ADK发挥抗癫痫和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2017CFB854);(3)其他省级科研课题4项:中西医结合诊疗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神经心理因素影响研究、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WJ2017F011)、腺苷A1 受体在难治性癫痫中的作用及其与环氧化酶-2 的相关性研究(WJ2015MB134)、基于Toll 受体信号途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AD 模型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的调控及分子机制研究(2013Z-Y51);(4)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5)作为分中心主持国家级横向课题: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血小板反应性研究(81322019)、疏血通注射液用于预防急性栓塞性卒中复发的研究(2014ZX09201022-010)、脑小血管病队列研究(2016YFC0901004)、缺血性中风“病证结合”早期干预方案的临床评价研究。

四、  专业秘书联系方式

    姓名:单萍        邮箱:shanping6109@163.com       电话号码:18162597528


【主要研究者介绍】